3月1日上午,区委、区政府召开“项目年”、招大引强暨“晒目标、抓落实”工作会议,通过“晒目标、抓落实”的形式,营造争先进位、比学赶超的奋进姿态和浓厚氛围,加快推动贵池跨越式高质量发展。近日,我们开设“大抓落实 大干项目”专栏,全面展示各地各部门坚定信心、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全力以赴抓投资、抓项目的好做法好经验,推动全区上下在加快建设现代化首善之区过程中,展现新气象、体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
春回大地、万象更新。在池州杏花村生物多样性保护和发展项目建设现场,塔吊林立,挖机、铲车等机器轰鸣不断,一百多名工人铆足干劲、奋战正酣,共同勾勒出一幅如火如荼的建设画卷。据悉,该项目于2022年2月14日正式破土动工,目前,项目最大建筑单体教育中心主体已完成封顶,预计将于今年7月竣工。为了确保项目快速推进,杏花村文化旅游区按下“快进键”,奋力跑出项目建设“加速度”。
“远处那座塔就是我们整个项目的制高点——二月阁,落成开放后,游客站在二月阁顶层就可以俯瞰到整个园区。”3月16日上午8时许,杏花村生物多样性项目的主体建设区域内就已经“热”起来了,现场机械声、敲打声不绝于耳,工人忙碌的身影在春日里吹响了建设的“冲锋号”,安徽杏花村集团有限公司工程管理部主管汪进边走边向笔者介绍项目各区块的建设情况。
据了解,该项目北至石城大道,南至天生湖南段,东至白洋河,西至秋浦江西岸,总规划面积约55.3平方公里,主要分为三大区块,第一大区块为河岸带生态修复区,第二大区块为环境教育及信息中心,第三大区块为自然体验区,总投资约2.46亿元。跟随汪进的脚步,笔者来到第二大区块的中心区域,6幢建筑单体已初具雏形,工人们正分布在各个点位有序施工,目击所及,处处都是大干快上和如火如荼的火热气氛。“目前环境教育及信息中心的主体建筑已经完工,正在进行外墙装饰和室内装修。”汪进介绍,该区块由教育中心、植物园、昆虫园等区域组成,将在建成后让每一位到此的游客都能在亲近自然、感受自然、享受自然的同时,提高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为杏花村文化旅游区打造研学品牌创造良好条件。“咱们贵池的孩子们很快就可以拥有一个家门口的‘研学基地’了!”谈及未来的发展,汪进心怀憧憬道。
(环境教育及信息中心效果图)
(河岸带生态修复区完成效果图)
在不远处的“杏花园”建设现场,园林师傅正在抢抓春季绿化“黄金期”,加班加点栽种苗木。从空中俯瞰,郁郁葱葱的松树、苍翠欲滴的青竹和刚刚栽下的新树苗,在春风中昂然挺立,生态景观效果已初步显现。据了解,目前该项目的绿化工程已完成70%,其中香樟、紫薇、金桂等51种乔木种植4626棵,竹类种植51800株,地被种植6895平方米。
“今年是贵池的‘项目年’,也是杏花村文化旅游区‘二次创业’的攻坚年,我们将依托杏花村深厚的文化底蕴,做好‘山水’文章,发展‘美丽’经济。”对项目建设的发展定位,杏花村文化旅游区党政办主任章征胜认真说道。“我们计划今年完成两个专项债争取,一是杏花村康养中心项目,拟投资3.1亿元,二是建设杏花村长三角研学基地,拟投资6亿元。”
“一河秋浦水,十里杏花村”。作为我区旅游发展的“主战场”之一,下一步,杏花村文化旅游区将积极申创国家4A级旅游景区,努力探索文化、产业、旅游融合发展的新路径,以重点项目建设的提质增效推动“杏花村”旅游品牌的持续擦亮。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