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正值深秋,位于唐田镇石坡村的18亩黑木耳迎来了丰收。木耳种植地里,雾化喷水装置准时启动,水雾均匀地喷洒在排列整齐的菌棒上,清晨的阳光穿透薄雾,不时闪现彩虹光晕,一朵朵黑木耳在菌棒上竞相绽放,饱满可爱,宛如一朵朵黑色的花朵。
望着这片生机盎然的黑木耳,很难想象去年这时候,这里还是杂草丛生、一片荒芜的样子。石坡村位于唐田镇东南部,过去,由于缺乏技术支持,村集体收入主要依赖茶叶种植,经济收入十分有限。“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村两委就苦思冥想,四处考察学习,寻找适合当地发展的产业项目。”石坡村党总支书记、村委会主任胡新华说。
今年3月,胡新华在东至县实地学习考察时,遇到了在当地从事黑木耳种植的贵池老乡——池州市炽硕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负责人操召友。两人在交谈中发现,黑木耳的种植要求与石坡村的气候地理条件十分契合。“操老板当时想将产业转移到离家乡更近的地方,而我们正好有空闲撂荒地,我俩可谓是一拍即合。”胡新华回忆道。随后,石坡村以村集体资金入股的模式和池州市炽硕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正式合作,18亩黑木耳种植基地和4亩养菌基地紧锣密鼓地建设起来了。
据介绍,该基地采用仿自然生态种植技术,由于地处山区,早晚温差大,产出的黑木耳品质好,销路十分畅通。今年该基地共种植了14万棒黑木耳,从制作菌棒、消毒、养菌到采摘,每一个环节都需要大量的人工。“我年纪大了,之前在家里也没什么事干,现在村里面弄了黑木耳项目,经常需要用工,今年我已经来采摘了三次,每次能采四、五天,每次都能挣四五百块钱。”60多岁的村民潘腊红很开心地说。当天,她正和十几个村民一道手持篮子,在地里小心翼翼地采摘着黑木耳,生怕弄伤了这些珍贵的“宝贝”。胡新华告诉笔者,这个黑木耳项目今年已累计向村民发放工资10余万元,用工人数超过千人次。许多像潘腊红这样的村民,通过参与黑木耳种植项目,实现了就近就业,增加了家庭收入。
胡新华预测,18亩黑木耳今年的总产量可达两万五千斤左右,总产值超70万元,村集体可获得固定分红约8万元。此外,根据合作约定,增产部分还将进行二次分红。
“我最近刚给黑木耳注册了自己的商标——石坡大祖山。”眼见着黑木耳产业初见成效,胡新华心里又有了新想法,他向笔者展示着手机中的商标图案时信心满满地表示,村里计划对黑木耳进行包装后,通过唐田镇的镇村干部直播平台开拓线上销售渠道。同时,计划明年把黑木耳种植棒数增加到20万棒左右,并以“公司+农户”的形式带动澳门皇冠体育_中国竞彩网$【官网娱乐平台】村民参与种植,进一步促进村集体和村民“双增收”。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