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手足口病的高发季已经到来,家长们请留心孩子手、足、口等部位,发现发热、皮疹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诊。
1. 什么是手足口病?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5岁及以下儿童常见急性传染疾病。全年均可发病,4-7月为春夏季高峰,9-11月为秋季高峰。
2. 手足口病主要症状
临床表现多以发热,口腔黏膜出现疱疹,手、足和臀部出现斑丘疹、疱疹为主,可伴有咳嗽、流涕、食欲缺乏等症状。患儿通常病情症状较轻,呈自限性,一般预后良好,7-10天病程后可完全康复。少数重症患儿的病情会快速恶化,出现神经系统并发症和多器官衰竭,严重者可导致死亡。
3.手足口病传播途径
手足口病传播方式多样,通过人群密切接触传播为主。病毒通过唾液、疱疹液、粪便等污染的手、毛巾、手绢、牙杯、玩具、食具、奶具以及床上用品、内衣等引起间接接触传播,患者咽喉分泌物及唾液中的病毒可通过飞沫传播。
4.手足口病潜伏期
手足口病从感染到出现症状约为2-10天,平均3-5天。发病初期出现类似感冒的症状,如发热、咳嗽、流鼻涕、恶心、呕吐等,发热情况可持续4-5天。
5.温馨小贴士
1.若无并发症,大多数患儿能在7~10天内治愈,请家长们保持冷静别惊慌。
2.若幼儿出现并发症或病症严重,请及时就医,并告知老师。
3.请家长们做好预防工作,避免带孩子去人多的公共场合、保持室内外卫生清洁、对孩子的用品勤消毒。
4.请家长配合幼儿园工作,对孩子进行健康教育,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和饮食习惯。
5.如产生疑似病症,请不要坚持上幼儿园,避免疾病进一步传染,应及时护理或就医。
6.及时接种疫苗。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